20180126-28與森林擁抱 與自己和好(攀樹篇)

這幾年常陪小孩在公園玩時爬樹,比較多是在地面做安全確保和推屁股手的角色XD,倒沒想過有ㄧ天自己能赤腳爬上四層樓高的大樹上,靜靜地看海、吹風,然後寫下ㄧ首短詩。

其實回來之後這陣子時時刻刻都會想起那幾天在花蓮高山基地的某些片段,有朋友問說怎麼不見妳分享?我說感觸好多,需要再沈殿一下。

後來我知道那其實是因爲這些時刻與片段之於我而言實在太珍貴,按以前流水帳的旅遊紀錄寫法寫一寫就寫不下去了(到現在還停在第一天坐完火車到花蓮站的進度XD),如果不能把內心的感受梳理好,不如就珍藏在心底就好。但前幾天的大地震讓我覺得......還是為此行留下點什麼,認真整理了照片,認真思考了一下,即使真的寫不出什麼,貼個照片打個卡,炫耀我曾爬到很高的樹上還曾經在清晨日出後拉弓真的射箭射到靶紙上這樣也好......事後證明根本是因爲我心裡知道這一寫就會長篇字多佔據時間耗費精神,所以逃避著(感冒體弱加上三個孩子圍繞俗事纏身真的很容易找到藉口),但這些東西累積到一個程度,一旦開寫只要開對了「頭」,後面的文字就會一直湧出。

兩週前重感冒破病中抽身去了趟花蓮,三天二夜待在一個背山面海的森林基地裡,進行了一連串體驗活動,包括二次森林漫步(一次在大雨中攀降陡坡滑倒滿身泥濘,一次風和日麗的走過獵人古道後躺在森林裡獨處一個小時)、二次靜心射箭(原住民的木製弓和三種不同材質的箭,拉弦非常不易但姿勢超帥)和二次攀樹,當然還有試著鑽木取火和大家一起邊玩食材邊準備晚餐、夜宿高級帳篷但雨水滲透等,活動結束回到臺北之後,一切感覺又近又遠的有些不真實,直到後來又帶孩子去公園玩耍,我們也在風中和雨中行走,他們脫了鞋子在爬樹時喚起我的許多深刻回憶,首先被喚醒的就是那三天裡嘗試了二次攀樹,第一次是利用繩索裝備憑空攀樹(比較像在攀繩),第二次是使用雙手赤腳(身上仍綁裝備確保安全)踩踏抓握樹幹樹枝,主要是得爬上一棵超級老又超級高的大雀榕。

第一次攀樹主要在熟悉裝備使用技巧,我也順便惦惦自己身體狀況,畢竟放眼望去來參加的成員以年輕人甚至大學生居多,少數年紀稍長的又是常爬山的高手或荒野成員,我只是個常帶小孩去公園玩(而且有點年紀)的媽媽還重感冒簡直是超弱的(但後來發現這次的活動基本上跟別人的經歷無關,專注在自己的身上比較多,也就是不太會感受到成員間互相較勁,而是互助或鼓勵的溫馨團體,當然也可能是我進步了,非常誠實面對自己現在很弱的事實,這幾天非常放手讓別人協助我,被幫助被保護非常多,難怪離開活動後覺得不真實XD),這天從B1(高度的比喻,因為樹是長在斜坡上)努力又拉又踩著繩子爬上二樓的橫幹坐著就覺得頗有成就感了,隔天第二次要攀樹之前在樹下作準備時,堅璽(冒險治療老師)問我今天想要爬到哪裡?並給我雷射筆讓我直接指出樹的位置,我仰頭挑了個感覺很高很難的地方,心裡一開始想說反正重感冒沒爬上去也沒關係⋯⋯但可能是感冒在花蓮這三天愈來愈好(其實迴光反照,回到台北又整個弱爆)的關係,戰鬥魂整個燃燒,一邊爬一邊想著:「不,好不容易來一趟,一定要爬到又高又遠的地方。」然後我就爬到比之前雷射筆指的地方更高的地方了!

剛坐上那個位置時心情是激動興奮的,卸下活動繩給別的夥伴使用,改用一條強韌的拉繩繞過粗壯樹幹將我腰上裝備的扣環和它緊扣,這可以保護我萬一一個轉身沒坐穩失去平衡時不會掉下去,這段時間我就這樣和這棵樹連結在一起了。

平靜下來,撫摸著眼前的枝葉,聞著大樹的味道,擁抱粗壯的枝幹試圖感受一些溫度,試著望向遠方,有海,也有一點海浪的聲音,視線回到近處有陽光穿透枝葉落在一位夥伴的安全帽上,想著原來孩子們時常在樹上距離枝葉那麼近的感覺是這樣子的,但是這和平時孩子們在公園爬樹的高度(二樓高)比起來高了許多(四樓高),而我並不感覺害怕,望著附近懸在半空以及在地面的幾位老師夥伴,他們幫忙確保每個夥伴的攀爬行動及安全,原來「被人保護著的」感覺是這樣,他們的專業及穩定態度,是能讓人感受到一種安心而幸福的感覺,我想如果我要再往上爬應該也可以很安全地抵達。

我想到有時孩子們在樹上看起來坐著安穩互相在玩或聊天,我在樹下無聊會離開去拿個咖啡喝或找其他媽媽聊聊天再慢慢回來看看他們,這中間孩子們一旦發現我不在時就會非常緊張呼叫,然後我就再也難以離開樹下了。


我想那就像此刻坐在樹上的我如果少了繩索、少了確保安全的老師和夥伴,那樣會有多麼大的驚慌產生。

看看其他爬上樹並找到位置安頓下來的夥伴們,有的開心自拍、有的拉著好朋友到旁邊位置一起自拍、有的閉上眼睛想些什麼、有的張望著遠方神情迷濛、有的喬到超好的位置可以躺下小憩、有(據我觀察應該是)很懼高的人已經爬到二樓高度、也有的人覺得這時候應該要來一杯咖啡於是樹下的夥伴通知基地廚房立刻沖來一壺咖啡用吊掛的方式讓大家一人啜飲一口過過癮......還有前一天說自己這輩子能離開地球表面一公尺就很開心的一位夥伴,此時卻來到中間高度,並試著往外面的空氣中跨出一步,借由身上的裝備和繩索懸掛讓自己完成在樹上盪鞦韆的心願,突然間有各式各樣的感動滋味從四面八方將我包圍,帶著濕潤的紅眼眶,聽到堅璽讓我們閱讀他預先摘錄一段關於樹的文字,然後鼓勵大家靜心一段時間,也可以寫畫些什麼。

我覺得這段時光稍嫌短暫,但也足夠讓我寫下當時的一點感受,事後讀來尾段有些矯情,但也只有經歷過那樣的歷程才能這樣的矯情:

我們可以攀爬,
我們可以拉扯,
落葉不停,
死亡不停。

青嫩的枝椏有海的氣息,
在樹洞裡的密秘都流進海浪聲裡,
我們在身體的極限裡尋求刺激,
在體悟的世界裡找到歸屬,
在懸盪搖擺的時候可能墜落,
可能飛翔。

在海的一側有什麼在呼喚著,
可以再攀爬,
可以再拉扯,
可以再飛翔。

#與森林擁抱與自己和好
http://hometree.strikingly.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