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籽新生試讀結束後,
進入到新生入學流程的最後階段了!
小瓜參加種籽新生入學的五天試讀期順利結束,
緊接著就是教師團個別與家長面談,
面談時段在試讀通知上就已經註明好了,每位學生家長只有二十分鐘時間,
面談地點選在公館的人性空間羅斯福店,學校很用心安排,
這樣大家不必為了這二十分鐘大費周章跑到山上。
學校方面是希望孩子的父母都能到場一起談,
他們的理念是孩子到種籽就讀後,不是把孩子放在學校交給老師就好,
而是父母和家庭與學校之間是「合作關係」,
因此要確認彼此的理念是否相近及未來是否能夠朝好的合作關係發展,
他們重視的這部分我們也很認同,
不過因為會提及他們這幾天對於孩子的觀察意見,
他們也希望孩子不要在場聆聽比較好,
我們家因為這幾天阿公阿嬤都有事在忙,只好請瓜爸帶三個孩子去活動,
我自己一人代表前往參與種籽面談。
要去面談之前其實沒有去想如何提高小瓜進入種籽機率的方法,
反而重新思考了小瓜這幾天從種籽回家之後的表現與改變,
以及我對於種籽學校教育理念各方面的了解與期待,
將瓜爸在經濟壓力上的負荷,阿公阿嬤對於體制內和體制外學校的看法這些放在心上,
試圖釐清到底是「我替小瓜選擇了種籽」或「小瓜自己想要選擇種籽」,
當然這是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無論是什麼樣的選擇,
最後到底還是要看「種籽是否選擇小瓜這個家庭為合作對象」,
因此還是保持初心吧!
當天由幾位教師團成員及一位種籽老家長一起面談,
他們分享著這幾天對小瓜的觀察:
- 小瓜似乎是一個「有著老靈魂住在六歲小孩身體裡的孩子」,在應對態度及回答用詞上是很成熟、超過這年紀孩子程度的。
- 他是一個很保守謹慎的孩子,一開始到陌生環境會對所有人事物都保持一段距離,老師們一開始就注意到他距離團體有一段距離也並不參與活動,以為他覺得活動無趣或不感興趣,或是有什麼困難無法參與,但是後來發現他只是在觀察整個環境和所有人,或是觀察活動在做什麼,等到他觀察到覺得夠了,用他自己的方式理解(看懂)了,他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參與,而且會選擇他擅長或他會做的方式參與進來。
- 因此一般看來他好像停住了,或是很慢,但其實不是,他只是在觀察和思考,並且有著自己的節奏。
- 小瓜對於昆蟲非常的熱愛,這點是老師們一致同意的,有位老師說,甚至有另一位也很喜愛昆蟲的孩子,在前一天的家長課程日還特地拉著媽媽指著小瓜說就是他對昆蟲的了解比自己還厲害的!老師說小瓜在書包裡還有帶著蝴蝶圖鑒,有時看他拿著在翻看,實在是令人佩服!因為學校本身是很豐富的生態環境,老師覺得這樣能讓小瓜與學校環境有很強烈的聯結和融入是很好的。
- 在前往戶外自然步道時,小瓜與另一個孩子在隊伍最後方慢慢走,一會兒停下來,一個慢條斯理的說:「這裡有蝴蝶!」另一個就很穩重的過去看看然後點點頭回應:「對耶!」然後再繼續走並重複前面的相處模式,有位老師笑說好像兩個小老頭啊!跟其他走到戶外就很興奮活潑的小孩子們顯得很不同,很有意思。
- 在戶外自然步道活動時,大多數小朋友們看到水就立刻很開心的下去玩開玩濕了,小瓜則是顯得非常不同,他一樣是在旁邊默默地看了許久,當時不知道他在想什麼,竟然會有不喜歡玩水的小孩真是太特別了!(關於這部分我補充回應:小瓜是觸覺比較敏感的孩子,昨天回家有提到老師請大家脫鞋子走步道,他覺得赤腳走在石頭泥土路上非常的痛苦,不過他還是跟著做了,因為他可以忍耐,而平常他是喜歡玩水的,但不喜歡水花忽然濺濕衣服或身體,水花濺到臉部更是大忌,所以玩水的方式會是比較溫和斯文,跟其他孩子玩水時的瘋狂狀態確實很不一樣,也許在水邊他停住很久是因為還在收拾剛才赤腳走路的感受,再來要處理眼前要如何切入溪邊玩水又要避免被別人潑濕這件事,可能需要些時間。老師回應確實小瓜在稍後就有去碰碰水,找昆蟲,但都是小心翼翼的。)
- 我發問小瓜在學科上表現如何?因試讀這幾天看課表上有國語和數學課,但聽到他提起上課內容或情況比例占很少,因為他沒有上幼兒園提早學習注音或算數,我平常也沒有刻意去教他,想了解小瓜會不會有跟不上或學習困難的情形?老師回應這兩科基本上是把小朋友們當作都沒學習過重頭教起,小瓜沒有跟不上的情形,反而因為老師是用故事或畫畫的方式來上課,小瓜畫得很不錯,他沒有提到上課情形,也可能因為他不覺得這是在上學科課程,可能以為這是在講故事或畫畫課呢!
- 老師們提醒對於小瓜這樣個性內斂的孩子,會比較擔心他內在很多想法沒有被察覺,可能有需要被幫助的地方但沒有其他人知道,或是他會覺得要負責,要抗起很多事情,他可能會硬撐或累積久了會有無助感,是比較需要大人們留意的。(這部分我回應,小瓜如果能對團體建立起信任感,伴隨而來的是安全感,雖然這要花一些時間,不過像這次試讀時有認識的朋友一起去,雖然不是常常玩在一起那麼熟悉的朋友,但是剛好分在同一班,選位子時又坐在隔壁,對他來說似乎就比較有安全感,他會願意跟這位朋友說出一些狀況,例如他昨天早上覺得腳痛,就有特別跟朋友說因為腳痛希望不要碰到他會痛的地方,對班導師阿瑞則因為有昆蟲做連結會跟她聊天講話,這聽來滿不可思議的,他竟然跟剛認識的大人聊天!在平常來說是很少見的,我想阿瑞老師也給了他相當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 另外提到在小瓜試讀期間,我的感受是種籽在教育理念及環境是是開放的,但是有一個限度的規範,這讓小瓜覺得既自在又有安全感,所以他是很喜歡這個學習環境的,每天都很開心的說著學校各種事情,也會期待明天到學校會發生什麼事,這樣的反應讓我們都鬆一口氣,因為以前他對於上幼兒園是非常抗拒的。
- 老師提到昨天試讀結束回家前的導師時間,有一一詢問小朋友自己對於「將來到種籽上學」的意願,而小瓜是唯一一位說不想到種籽上學的孩子,他說因為每天要坐車太遠了!聽到這個說法還真是令人驚訝!因為這幾天小瓜都一直釋放出「很期待到種籽上學」的訊息,昨天回程我還陪他一起坐校車下山,他除了一路向我介紹風景,也沒有其他負面的反應,也從來沒聽他說過「不要到種籽上學」,這部分我在回家之後再跟他討論看看。(後來有跟小瓜討論到老師提到他不想進種籽是因為坐車太遠的問題,小瓜說坐車時間很久很無聊,如果可以走路就到種籽就好了,說不定可以在路上遇到什麼特別的昆蟲或動物。果然是因為無聊的關係,於是跟他討論了一些解決方式,例如可以帶他想看的圖片書或繪本在車上看,或是喜歡的玩具陪伴,也可以試著跟坐在旁邊的朋友聊天,這樣就不會覺得坐車太無聊了,討論之後感覺小瓜有種釋然的感覺,畢竟學校好玩的太多,為了車程問題而不能去這個學校真是太可惜了!)
大致上就是互相討論孩子的個性特質及狀況,
當然老師們也再度確認家庭狀況及教育理念上的想法,
這部分我也誠實以對,
同住的阿公阿嬤對於體制外學校不是那麼熟悉,免不了焦慮,
不過小瓜在試讀期間的狀況大家都看在眼裡,
若小瓜有幸進入種籽就讀,給他們一些時間去感受小瓜的轉變,
我想他們會慢慢的放心並支持,
而爸爸唯一的考量就是經濟壓力,
其他在教育理念及學校體制各方面都是很支持的。
面談結束後離開,其實腦袋還是一片空白,
種籽老師們真是太厲害了,
談完讓人感覺不出來到底小瓜進種籽的可能性是高或低,
只好乖乖等待放榜啦!
不過後來在面談隔天有再接到校方的電話,
主要是就「小瓜本身是否想要進種籽」的意願再度確認,
因為校方很尊重孩子的想法,
(意思就是如果孩子表達了不想進種籽的意願,種籽也不會勉強要收這個孩子)
還好昨天面談後有就這個問題跟小瓜討論過,
其實在車程太長的問題是可以有方式幫助解決的,
將我們討論的內容過程跟校方說明,
也轉達在討論過後,小瓜有說他是很想去種籽上學的,
校方說這樣他們會把小瓜列入名單考量,也期待學校與我們家庭有更好的合作關係。
哇~真是太棒了!
趕緊拆開,是讓我們都很開心的消息啊!
隨著錄取通知而來的,
還有開學通知,學期行事曆,課程大綱及選課建議,學期課表,
交通車路線,分班說明等等,
種籽的分班是採混齡的導師班制,
也就是只有上課時會遇到全是同年級的同學,
平常則是打散分配在各個導師班裡,
成員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都有,大家像是家庭手足般互相照顧成長,
新生是由老師互相協調分配分班,
而每個老師有自己的帶班風格,
在二年級之後會讓學生自己填志願想到哪個導師班去,
很高興看到小瓜與認識的朋友分配在同一個導師班,
我想這對他來說是會有安全感的幫助。
進入種籽,是一個新的開始,
除了孩子要面對與家裡不同的環境及體制,
家長也將進入一個由各行各業不同背景人士組成的家長團體,
在與學校合作的過程中,也許有更多的磨合過程或火花產生,
我們就與小瓜一起期待著開學日的到來吧!
因為之前在網路上搜尋做功課發現近期關於種籽試讀的經驗談好少喔!
是說我也是因為第一個孩子到了這階段才會詳細記錄,
之後如果第二個第三個都走同樣路線應該不會再這樣化作文章記錄了吧!
有興趣的朋友再看下一篇的試讀照片及作品記錄,
可以更了解種籽的環境及教學內容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